编造李昌钰断案谣言带偏了“胡鑫宇案”关注节奏
■ 观察家 部分自媒体甚至伪造“神探”李昌钰断案,胡鑫宇案逾越了正常的编造社会关切范畴。 “消失”106天后,李昌胡鑫宇的钰断言带遗体被发现。 胡鑫宇的案谣遗体被发现后,关于“华人神探”李昌钰对案件推断的偏关信息再次被广泛传播。网传信息称,注节奏李昌钰推断胡鑫宇已经遇害,胡鑫宇案尸体被溶解藏匿,编造是李昌多人集体作案,并统一守口如瓶。钰断言带 1月29日,案谣李昌钰通过妻子蒋女士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偏关类似的注节奏“李昌钰说”都是假的,李昌钰从未就这起案件接受过媒体采访,胡鑫宇案也未对这起案件进行过分析、论断和评价。 胡鑫宇失踪后,各种分析、揣测很多。客观说,一名少年突然“消失”,家属担心,网友“破案心切”,由此衍生种种说法、猜测,也算是正常现象。 但正如李昌钰方面也不得不辟谣所示,过去三个多月,围绕该案的种种网络传闻、评价中,的确充斥了太多的臆断乃至谣言。这样的案件“舆论环境”,值得所有围观者警惕。 事实上,关于李昌钰对案件的论断传言,曾以不同的版本在网络上流传过,并每次都吸引了大量关注。 鉴于李昌钰的“华人神探”名声,这样的消息的确很吸睛,它填补了外界对于案件“真相”的饥渴,也成为一些自媒体蹭流量的利器。但是,假的终归是假的。 不只是毫无事实依据的“李昌钰说”一度被传得有鼻子有眼,此案件中还充斥着许多被谣传的阴谋论。一些看起来明显过于“脑补”的信息和被辟谣过的谣言依然大肆传播,显然逾越了正常的社会关切范畴,走向了蹭流量的极端。 对此,胡鑫宇家属曾委托律师作出过辟谣,负责调查案件的警方也作出过公开回应,相关账号也被处理。但时至今日,围绕该案种种捕风捉影的阴谋论依然大有市场,这背后的信息传播生态,确实引人深思。 被虚假信息和阴谋论占据的案件舆论环境,不仅会对当事人,包括死者家属等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也会影响到公众对案件的判断,甚至给案件的侦办施加不必要的压力。这需要一些自媒体多些自律,也要求平台强化针对性的把关,切莫助长虚假信息的流量狂欢。 同时,围观网友也应该保持清醒。面对越是看起来耸人听闻的分析、传言,越应该多些理性和冷静,警惕为虚假传言和蹭流量的胡编乱造推波助澜。 此外,一些自媒体账号频繁以“鑫宇找到了”作为统一的关键词和标题,持续数十天发布视频信息,明显与事实不符。只要稍加审慎,就不会陷入流量陷阱之中。 随着胡鑫宇的遗体被找到,案件调查进入新阶段。对正常的舆论关切,还是需要相关方面及时作出回应,并加速案件的侦破调查,为案件画上句号。这也是驱散阴谋论最有效的办法。 □星宇(媒体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五家房企披露93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有公司计划借“第三支箭”引资
- 1323.89亿元!公募分红创新高,这17只基金“红包”超10亿元,刘格菘、侯昊“豪气”
- 新思科技推出面向台积电N6RF工艺的全新射频设计流程
- 医院连夜排长队!南方多省进入流感高发期,多地调整就诊流程,这些情况看发热门诊不用再等核酸结果!
- 早盘:美股跌幅扩大 纳指下跌2%
- 研究机构:第二季度全球科技投资环比下滑27% 创两年来新低
- 立陶宛激怒俄罗斯,面临什么后果
- 华为被指区别机型投广告 客服:高端机有差别
- 潘功胜: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 百度系减持、销量涨股价跌,极米何以深陷怪圈?
- 12年涨幅17倍,“工控茅”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最精彩的一次演讲:未来的制造业其实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 外围波动不改港股科技股回暖趋势,利好因素下相关ETF或具更高弹性
- 家长称孩子“第五人格”游戏充值1万多要退全款,华为平台和网易客服回应
- 社会面筛查新增感染者曾隐瞒行程,已致密接百余人!北京近期累计394人感染
- 美媒:环球晶圆将投资50亿美元,在美国得州建硅晶圆工厂
- 法媒:津巴布韦年通胀率剧增至191.6% 食用油和面包价格飙升
- 辽宁创新驱动振兴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 新东方推出“三个课堂”解决方案,和华为、钉钉“分食”教育信息化蛋糕
- 七国集团谈判代表将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提上议程
- 新东方直播火出圈,腾讯精准减持,退市压力下,教育类公司积极自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