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旺季来临 谨防招聘陷阱
春节过后,求职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复苏,旺季职场迎来一轮求职高峰,临谨应聘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心仪的防招工作。此时,聘陷诈骗分子也瞄准时机蠢蠢欲动,求职打着“招工”幌子实施诈骗,旺季手段也是临谨层出不穷。“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理想的防招工作,却被要求缴纳保证金、聘陷培训费、求职材料费等各种费用。旺季”“明明是临谨‘高薪招聘’,入职后却发现,防招工作是聘陷刷单诈骗等违法行为。”……公安红桥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民警提醒广大求职者,在找工作过程中需加强防范,警惕求职“陷阱”。 兼职刷单被诈骗 互联网招聘平台是求职主要渠道,但一些网上信息真假难辨,容易上当受骗,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兼职刷单诈骗。近日,家住红桥区的小张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条招聘广告称,居家办公参与网络刷单,每月可收入过万元。小张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表示只需按要求完成各类点赞、转发任务赢取积分,完成相应打榜任务就能返还相应佣金。几次尝试后,得到佣金的小张尝到了“甜头”。为了获得更多返利,在客服的“指导”下,小张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内先后转账交易7次,可对方却迟迟不返还本金和佣金。直至最后失联,后知后觉的小张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赶紧报警。目前,警方正在侦办这起电信诈骗案件。 警方提示 刷单这类兼职工作往往存在“猫腻”。不法分子在发布虚假信息时,以“高回报”“快收益”等噱头吸引求职者注意,进而骗取钱财。求职者遇到需自行付款或要求购买虚拟产品进行所谓刷单、刷信用的兼职活动都是诈骗行为,切勿相信。 假中介自导“双簧” 去年大学毕业的小王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投简历求职,不久后,一自称某招聘网站客服与小王取得联系称,能为他提供求职中介服务。很快,客服就为小王推荐了一家待遇优厚的外资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小王进行了“线上面试”后,其被告知已顺利录取,这让小王兴奋不已。随后,在客服的要求下,小王先后缴纳了包括中介介绍费、入职保证金、岗前业务培训费、体检费、服装费等诸多费用总计上万元,但盼望中的入职通知,却一直没收到,客服电话也打不通了。带着疑问小王向警方求助。查证后得知,这原来是骗子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分别冒充“中介”和“企业”,以优厚待遇为诱饵进行招工,骗取应聘者缴纳各种费用后携款跑路。目前,警方正在侦办这起电信诈骗案件。 警方提示 求职时务必高度警惕,面试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情况,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在未签订正式用工合同、未安排上岗的情况下,提前收取各类费用的都是诈骗。 “能人”自吹不能信 这类诈骗手段其实很“老套”,但恰是利用了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所以仍然有其“市场”。市民何阿姨一直为女儿找工作的事发愁,心疼闺女的她想给孩子找个轻松又体面的好工作,但经多方打听,也没什么眉目。近期,何阿姨在自己的一个微信群里竟意外发现了位“能人”马某。马某自称有门路、关系多,已帮很多求职者找到了“好”工作。何阿姨加了他微信,通过视频、电话详细沟通了很多次。马某把自己与“某领导”“某局长”的聊天记录截图发给何阿姨,成功骗取了信任。在何阿姨的恳求下,马某答应帮忙牵牵线,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在给了对方10余万元的“疏通费”后,心仪的工作却迟迟没着落。何阿姨恍然发现自己被骗了。虽然报警后马某被警方成功抓获,但钱早已被挥霍一空。 警方提示 找工作应该通过正规途径和渠道,不能偏听偏信,找关系、走后门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变成“劫径”。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人员都有着严格的招录程序,一定要心怀警惕,以防受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哪吒汽车副总裁兼商贸公司总裁周江: 智能化技术成汽车产业新竞争点
-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发布2022年7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 广东保险有温度④|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上半年农险共支付保险赔款19亿元
- 孙正义:孙子兵法的“囚徒”
- 数字人纷纷闯入元宇宙,“分身术”或不再是纸上谈兵
- 2亿灵活就业群体行业和收入分布如何?腾景和蚂蚁联合发布二季度调查报告
- 市场监管总局:盲盒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明码标价
- 河南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债融资
- 都曾持股德恩精工,弘亚数控、昊志机电实控人被查巧合还是必然?
- 美议员要求SEC采取行动,打击企业高管内幕交易
- 2022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 时隔三年,苹果再度对合同工“动刀”
- “世界杯经济” 开赛
- 十七部门: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 驾驶事故近期频发,我们想聊聊目前为何不要依赖辅助驾驶系统
- 开盘:关注零售商财报 美股周二低开
- 11月LPR按兵不动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 9.9元的福利也要赚50%的主播,真是你的家人?
- 网吧老板4年时间偷电102万度,还花15万贿赂电工
- 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区电力供应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