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地方财政困难问题,专家这样开“药方”
解决问题既需要短期增收减支,药方也需要中长期财税体制改革 近些年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破解今年基层财政困难尤为明显,地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财政关系着切身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困难因此备受关注。问题 11月9日,样开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地方财政运行与财政体制改革”研讨会上,药方多位与会专家开出破解财政困难问题的破解“药方”。 基层财政困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会上称,地方当前地方财政运行形势集中表现在,财政财政收入下滑的困难同时支出刚性,叠加债务集中到期等,问题导致收支矛盾加剧,样开而且财政压力主要集中在区县层面,药方区县的财政重整风险明显上升。 受疫情冲击以及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楼市和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今年地方财政收入明显下滑。而民生、疫情防控、偿债等刚性支出压力不减,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约8.3万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约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4%,这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9万亿元)同比下降28.3%。 “当前地方财政一大问题就是收支不平衡,尤其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直接导致地方财政总体压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状态。叠加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一些基层政府在‘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县甚至出现发不出工资,民生资金缺口大等现象。”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会上说。 罗志恒近期去一些基层调研,在华北某市发现,当地财政重回“吃饭”财政,区县财政运行靠省市级转移支付的调配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华中某市受疫情冲击导致旅游收入受到较大影响,整个财政收入受到巨大冲击。 事实上,基层财政困难是一个老问题。近些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叠加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导致收入进一步放缓,基层财政困难问题更加突出。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郑涌在会上表示,当前财政困难确实存在。这既有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也与近些年减税降费力度大等政策性因素有关。另外还跟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绩效等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因素有关。 “地方财政困难表面上是收支矛盾的问题,实际上它背后是财政能力和财政责任的不匹配和矛盾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风险防范、污染防治等多元目标考核下,支出的刚性程度和以前相比有明显的上升。”罗志恒说。 今年为了支持基层落实“三保”和退税减税政策,在收支矛盾加剧情况下,中央今年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高达9.8万亿元,规模和增幅都是历年最大。在多种支持地方“三保”举措下,财政部曾在6月份公开表示,总体来看,目前地方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基层“三保”支出是能得到有效保障的。 短、长期解困之道 为了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除了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外,地方也多措并举,增收减支来渡过难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吕冰洋在会上表示,财政收入下滑使得地方财政运行出现困难,地方一定会采取一些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地方非税收入占比上升,这背后反映了地方通过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与矿产资源、景区经营权等有关收入来缓解收支矛盾的尝试。 今年不少地方加大了过紧日子的力度,削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将腾出资金用于民生、重大项目建设。 另外为了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创新高,这笔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偿还到期债务本金等。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 罗志恒认为,当前还可以通过增加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力度、强化财政绩效管理、加大对基层转移支付力度等,来缓解财政困难问题。 而要真正解决地方财政困难问题,财税体制等改革十分关键。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是当前基层财政困难的一大体制性因素。为此2016年来国务院推进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今年国务院发文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一大要点就是中央和省适当上收部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减轻基层财政压力。 而配合财政权责划分改革,专家们普遍认为,需要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推进收入划分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 罗志恒建议,从增加财政收入来看,可以进一步改革消费税,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和高端服务业纳入其中并提高消费税税率,当前尤其可以提高烟草行业消费税税率,逐步将消费税的归属权下划给地方。提高资源税和环保税税率。结合风险化解情况择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在上述会上认为,如何让地方政府有稳定税源是市场关心的一大问题。房地产税推行争议不大,但当前房地产市场不好的时候,存在推出时机问题。从长远来看房地产税有可能成为地方主要税源之一。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委书记樊勇认为,未来地方税依然是以增值税、所得税等共享税为主体,仅从收入来看,未来有望开征的房地产税很难成为地方主体税种。 吕冰洋认为,为了保持地方财政收入稳定,调动地方积极性,未来可以在第一大税种增值税上,按消费地原则或者人口额来分享,这有利于地方职能转变,助力解决地方财力困难。 当财政权责和收入划分清晰后,地方收支缺口则相当依赖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目前不少地方一半财力来自中央转移支付。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撰文也要求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比如优化分配方式,完善支出成本差异、财政困难程度评价方法等工具,探索建立区域均衡度评估机制及指标体系,逐步加大常住人口权重。 “我们很多时候均衡性转移支付,大部分还是考虑户籍人口,但现在常住人口变化对整个人口布局发生了很大的调整,确实应该与时俱进。同时,还要考虑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移支付,中央财政已经有单独的转移支付制度,同时要引入基本公共服务存量因素,按常住人口分配转移支付,整个地区间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存量和增量都要统筹考虑,使转移支付的均衡度更加精准。”郑涌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手握765亿元的“云南首富”兄弟不见了
- 尾盘:美股继续上扬 纳指上涨3.5%
- 险企积极救市 保险股估值有望修复
- 汇率逆风、低迷购物季 MKM Patners下调Meta与谷歌目标价
- 专业DJ、多人比拼,在元宇宙云蹦迪是什么体验?
- Uber将成立广告业务部门,以拓展利润来源
- 广交会第六次“上云”:抢抓RCEP红利,哪些市场潜力更大
- 光大:非美货币汇率反弹,黄金短期偏强运行
- 李欣掌舵,华润置地紧握“四张牌”
- 俄乌粮食协议能否延长?俄罗斯:取决于西方
- 黄光裕救不了国美
- 全球金属期货交易量下滑 因经济衰退担忧市场波动加剧
- 对载人航天经验教训的再思考:商业化是发展载人航天必经之路
- 尼日利亚媒体:中企帮900乌干达村庄看上卫星电视
- 加拿大9月通胀率为6.9%
- 一个县级市为何能跻身大城市行列?
- 全球第十动力电池厂商蜂巢能源冲刺科创板,成长性如何?
- 招银国际:维持特步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10.52港元
- 保险“开门红”前瞻|主动淡化概念,多数华南区域险企尚未启动“开门红”宣传
- 俄乌冲突进展:普京下令多地进入戒严、经济动员状态 明确补贴发放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