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发布倒计时!苹果代工厂火力全开备货,富士康深圳工厂产能近峰值
iPhone 14热度持续高涨,发布富士峰值为满足广大果粉购机需求,倒计苹果产业链企业早已加班加点,时苹全力提产备货。果代工厂 近日,火力熟悉富士康内部情况的全开林墨(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半月前深圳观澜富士康工厂产能开始快速爬坡,备货目前已经接近产能峰值。康深 不仅iPhone 14,圳工如新一代AirPods等苹果秋季新品,厂产同样在全力备货中。发布富士峰值 “代工厂现在很忙,倒计火力全开,时苹最新一代耳机十几条产线现在是果代工厂满负荷运转。”9月5日,火力苹果产业链业内人士沈越(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从今年年初开始,消费电子市场明显降温,眼下iPhone 14等多款苹果新品到来,给信心不足的苹果产业链企业带来一丝暖意。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苹果新机发布,苹果产业链企业或有机会受益于iPhone 14系列售价提升。 代工厂火力全开 每年一度的苹果秋季新机发布会都是果粉们的狂欢节。 “90天内苹果全网热搜达920个”“iPhone 14 Pro/Max或9999元起”“iPhone 14涨价或低于预期”……临近发布会,有关iPhone 14的词条频频冲上微博热搜。iPhone 14机型的相关参数、外观、性能等信息也在不断被猜测和曝光。甚至有消息传出,新机尚未发布,山寨iPhone 14 Pro Max已先行上市。 在终端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另一边,产业链上各大工厂忙得热火朝天。 近日,多名富士康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深圳富士康已进入备货阶段。 林墨(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富士康工厂现在很忙,深圳观澜工厂近一个月的备货大致在35万部,主要是满足新品发布后的出货量。 “最近的生产都在Ramp(由小批量转至大规模生产阶段)后的一个峰值。”林墨说。 与iPhone 14同期发布的最新一代苹果耳机也已在量产路上。沈越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早在一个多月前,新一代AirPods已开始生产,目前(002475.SZ)和(002241.SZ)共有十几条产线进入量产状态,产线数量是生产上一代AirPods时的两倍。 “代工厂现在很忙,一天开设两个班,一个班可以生产5800多副耳机。立讯精密现在是满负荷运转,歌尔股份也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放假了。”沈越透露,接下来立讯精密还将新增几条产线,用以生产苹果最新一代耳机。 行情有望转暖 iPhone 14系列的到来,为低迷的消费电子市场带来利好。 上半年,由于手机、PC等终端出货量下滑,消费电子上游市场走过一段急速下行的行情,苹果产业链企业亦难免受到影响。 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约1.34亿部,同比下降16.9%。 终端市场需求不振,直接反映在苹果产业链企业财报中。今年上半年,多家苹果产业链企业毛利率下滑,盈利水平受到一定影响。 以头部企业为例,上半年,立讯精密得益于并购扩张等原因,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但其在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和消费性电子产品上,上半年毛利率分别同比下滑了1.8%和4.26%。 歌尔股份上半年业绩也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营收净利方面均获得不错的同比增幅,但精密零组件和智能声学整机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1.16%和1.33%。 相比之下,(300433.SZ)上半年的业绩数据更为黯淡一些,实现营收191.83亿元,同比下滑10.32%;归属净利润亏损3.05亿元,同比骤降113.20%。毛利率方面,整体产品总计下滑11.11%。 随着苹果新机热度不断升温,消费电子进入传统销售旺季,苹果产业链企业有望一扫上半年阴霾。 9月6日,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同供应链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同,但总体来看,苹果持续走强依然是一个利好的基本面,苹果新机售价预期上涨,也有利于拉升供应链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水平。 加紧寻找新市场 尽管苹果新品为产业链企业带来暖意,但后者早想打破这种“靠苹果吃饭”的处境。 今年以来,苹果产业链企业寻找新增长曲线的态势更加显著,在上半年财报中,部分企业明确提到向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领域转向。 蓝思科技在财报中称,尽管部分智能汽车客户受到疫情影响出现波动,但智能汽车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仍然实现了五成增长。 8月28日,蓝思科技明确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业务、产能方面提前布局,未来的产品会逐步扩展到更多产品类别。 今年2月,立讯精密携手奇瑞,高调宣布进军汽车领域,打造ODM共同造车平台。立讯精密同样在半年报中重点提及汽车业务板块,称公司进一步明确Tier1核心零部件的战略目标,抢抓发展窗口期,为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0-1”“1-10”的重大发展契机。 同为苹果产业链龙头的歌尔股份则看好AR/VR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财报显示,上半年,歌尔股份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占比过半,在营收方面获得121.32%的较大增速。歌尔股份称,其中占比较高、且增速最高的是VR、AR和游戏主机。 可以看到,今年来,多家苹果产业链企业都在加紧向其他领域跨界布局,但目前新业务体量有限,以iPhone 14为代表的苹果新品订单,仍是影响企业业绩的重要砝码。 对此,丁少将表示,无论是智能汽车,还是元宇宙概念下的AR/VR,目前都处于发展初期,对市场还没形成需求释放,当前苹果产业链企业布局这些前瞻性的领域,既是希望形成一种多元化业务拉力,也是为将来的竞争做准备。 “短期来说,这些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还需持续投入,其回报也是中长期的。”丁少将说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各施神通 各地积极培育扶持企业上市
- 再闹乌龙!三星宣传海报竟现iPhone
- 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木材期货今年迄今价格惨遭腰斩
- 贷款业务存在违法违规事实 中行两支行领承德银监分局罚单
- 多家巨头爆雷,美国芯片何以开启“寒冬”
- 晚间公告热点追踪:“中航系”机载系统领域的整合方案正式出炉
- 抓住A股中那些低估值的“超级品牌”
- 北京环球度假区将继续关闭
- 中国游戏企业在中东“淘金”:当地收入占比超4成
- 安派科重新符合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要求
- 马斯克 “取消交易”威胁奏效 推特同意开放数据库供其核查
- 28家中国公司上榜世界钢企50强,中国宝武位居第一
- 揭秘“杀猪盘”:变的是联络方式,不变的是对感情金钱的诈骗
- 警方通报成都姆明儿童之家幼童被猥亵事件
- 中国结算:5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120.26万
- 纵论广州国际金融城:打造数字金融“雨林”生态,“串珠成链”构建国际金融走廊
-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会更强 建议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
- 多部门协同加大中央资金投入力度 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 读书郎三闯港股IPO:“精品直播”合规性有待考证 教育平板业务被指“捆绑销售”
- 邵逸夫医院宋章法:卫生健康数据应有迹可查,企业和医疗机构需建立互信关系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