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成零售业务新入口,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
个人碳积分达到一定数量,金融可以用于兑换权益、成零申请绿色贷款——通过布局“个人碳账户”,售业试水不少银行的入口零售业务开始将触角伸入对公业务为主的绿色金融领域。
率先在这方面进行尝试的银行,是个人。近日,碳账该行推出的绿色“中信碳账户”正式上线,作为计量个人碳减排的金融“绿色账户”,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成零低碳行为数据,使用户低碳行为可计量、售业试水可追溯,入口实现个人碳减排数据的银行资产化、价值化,个人从而构建低碳生态联盟,让碳资产得到归集。
在中信银行之前,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建立个人碳账户,并对个人碳减排赋予价值。而除了中信银行,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在个人碳账户方面进行尝试,并以零售业务作为主要突破口。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初,建行就已申报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碳减排计量模型,测算建行用户低碳生活水平,为形成“碳账本”提供支撑,该项服务主要对象为建该行个人客户。更早些时候,也在2021年11月,面向企业和个人推出了碳积分的形式碳账户体系。
除了大中型银行,一些区域性银行也在积极布局。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山东日照银行披露,其“个人碳账户平台”正式上线,2月末,已发放个人碳积分近1亿分,预计年末将开通个人碳账户30万户。
与上述银行有所不同,中信银行上述碳账户体系,是国内首个由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在主要布局零售业务的同时,其业务路径也相对清晰。
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吕天贵在上线仪式上介绍,目前,“中信碳账户”已实现基础功能应用,具体包括碳账户开通、碳减排量记录、碳值社交分享、低碳科普等功能模块,并识别和引入电子信用卡申请、电子账单、线上生活缴费等特色金融场景。未来,该行将进一步引入绿色出行、二手回收等更多低碳场景。
(责任编辑:焦点)
- 有可能接手代理吗?消息称腾讯已与暴雪接触至少一年
- iPhone 14新机推动 分析机构称苹果三季度营收901亿美元
- 贴息贷款加码医疗“新基建”,对器械企业拉动效应何时显现?各厂商争相推销产品 实际订单的带动效应待观察
- 盘前:美债收益率继续攀升 道指期货跌0.5%
- 吉祥物拉伊卜被抢注!当初拿下“世界杯”商标的公司竟然卖这些…
- 今年最惨IPO:零跑的“老头乐”能跑多远?
- 这家环保公司三年净利增4倍,投资净流出117亿
- 中东首对!中国大熊猫“四海”“京京”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最新发声
- 湖南八项举措鼓励“夜经济”,将打造百家夜消费示范区
-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孟祥飞代表:培筑根基发展数字经济
- 特拉斯将卸任英国首相职务 民众感叹前途未卜
- 上海立法禁止群租 加大对“二房东”监管力度
- 郭广昌放大招!160亿“清仓” 牵涉多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