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三年:三大运营商齐推的5G新通话,能挑战微信吗?
5月17日,用年营商第54个世界电信日到来,大运的中国5G商用也将满3周年。齐推根据三大运营商最新发布的新通2022年一季度报,5G套餐用户持续上升,挑战已累计发展8.49亿5G套餐用户。微信 5G网络就像运营商打造的用年营商一条“高速公路”,倘若路上没有足够的大运的“车”,运营商将很难收回投资成本。齐推 眼下,新通基于VoNR技术的挑战5G新通话被寄予厚望。继短信息升级为5G消息后,微信近日,用年营商三大运营商再将语音通话升级为5G新通话。大运的宣布5G新通话系列产品5月1日起试商用,齐推在此之前,和已在4月26日联合宣布实现5G新通话的互联互通。 凭借5G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特性,5G新通话的画质从480P高清时代进入到720P超清时代,还可在通话过程中共享手机屏幕,发送图片、视频和文件等,用户无须下载App,不用换号卡,不占流量,5G用户持可支持终端即可使用。 人们目前使用的视频通话,在私人时间多用微信,工作需要时则选择Zoom、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更显正式。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2021年年初的微信公开课Pro上透露,每天,微信上有3.3亿人进行视频通话。三大运营商新推的5G消息和5G新通话,能成为一款匹敌微信的5G应用吗? 5G新通话挑战微信? 游戏激战正酣,女友一个电话打来,接还是不接;跟领导通话,想同步查看文件,手机网速却慢如蜗牛;买东西准备付款,电话突然响起,身后投来一双双幽怨的目光……这些瞬间曾让手机用户李星辰(化名)辰尴尬抓狂。 购买5G手机,更换5G套餐后,问题得到很大改观,不过对于运营商新推的5G超清视频通话,李星辰暂时还不想尝试:“电话就让我社恐,还要开视频,给我留条活路吧!” 5G新通话是基于5G网络推出的视频语音通话服务,两秒内即可接起,画质分辨率720P,高于社交软件拨打视频通话的效果。用户不用换卡、换号、换套餐,无需下载APP添加好友,还可共享屏幕、远程协作,打电话过程中发送文件和视频。 根据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总经理首建国介绍,目前5G新通话功能正陆续在各大手机终端进行适配,到7月,所有终端新推出机型都将支持5G新通话。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两家运营商则表示,将在5月开通100个以上主要城市,其它地区也将陆续实现开通和互联互通。 “视频已经习惯用微信,5G新通话有什么不同?”薇薇(化名)想体验下,但使用5G手机也找不到5G新通话的视频选项。 5月15日,时代周报记者分别致电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客服人员,对方均表现出对此项业务的不熟悉,查询后告知,5G VoNR新通话就是在原来4G VoLTE通话功能上进行的升级。如果打电话双方都使用5G终端,并且都在5G网络覆盖范围内,一般情况下都有视频通话选项,无需开通,默认就是5G新通话。 目前,5G新通话已得到诸多终端厂商的支持。华为、OPPO、小米、荣耀、vivo、三星等市场主流品牌的5G手机已开始逐步推出新版本支持VoNR业务。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资费问题,客服人员表示,5G新通话和原来语音通话一样,按时长计费。“就像微信打视频一样,但因为这个需要收费,所以大家一般也不太用。”客服人员直言道。 此前,科技行业观察人士曾预测,5G新通话流行起来会冲击到微信视频通话,甚至将压缩微信使用时长。 5月14日,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微信已经形成的社交生态、内容信息生态、应用服务生态,不是纯工具属性的通信服务可以替代的,他们本质上还是两类不同的产品。” 5G消息“哑火” 5G新通话出现之前,三大运营商推出的5G消息,也被业界解读为意在“围攻微信”。 5G消息作为传统短信业务的升级,分为to C和to B两大板块。面向个人用户,5G消息提供点到点消息和群聊服务,除文字,还支持图片、音频、视频、位置、联系人等多种形式,用户无需下载客户端,无需添加好友。 面向行业客户,5G消息提供增强的个人与应用间消息服务,用户可以在消息窗口进行缴费充值、票务订购、酒店预订、物流查询、餐饮订座、外卖下单等。 “手机上下载了几十个App,占用手机空间,注册过程繁琐,然而很多App还不经常用。5G消息不用下载App还是挺吸引人的。”薇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不过,5G消息大规模普及仍有难题,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张小军介绍,资费上个人用户将实行接收免费,发送与现行短信资费相同的模式(0.1元/条)。对于企业用户,则根据消息类型分别进行收费。 对于这个资费标准,网友纷纷吐槽:“发个消息还收费?我为什么不用微信?”,“目光短浅,5G时代的2G思维”。 5月15日,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5G消息影响力有限。“一方面,用户已经习惯用微信等APP发送消息和图片;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建设的完成,5G将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杀手级应用’也将在三产融合过程中应运而生。” 丁少将则认为,5G消息是对传统短信的重大升级,在政企业务上有更多的应用空间,高效下发信息和促进交易达成,但在微信这样更具粘性的国民级社交应用已经普及的情况下,5G消息在C端市场难以掀起波澜。 八成5G流量由B端组成 时间拨回到2019年6月6日,工信部为三大运营商和中国广电颁发5G商用牌照,为国内的5G建设鸣响发令枪。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我国5G基站新增13.4万个,累计建成开通155.9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87%以上的乡镇镇区。 在用户层面,根据三大运营商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报,报告期内5G套餐用户持续上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5G套餐用户数分别为4.67亿、1.71亿、2.11亿,累计已发展8.49亿5G套餐用户。 “通信产业一般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每一代周期在10年左右,5G正式运营至今已经3年时间,产业化深度发展至少还有6~7年,真正规模回报恐怕还要2~3年之后。”丁少将表示。 目前5G商用推广仍集中于大额数据流量包和5G手机上,而不是用户愿意为之付费的新服务。2020年前后,三大运营商的管理层在谈论5G话题时,焦点集中在VR/AR游戏、4K/8K视频等场景。到2022年,运营商和5G有关的话术已经习惯性和产业挂钩。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国内5G流量约80%由to B端组成,20%由to C端构成。138个钢铁企业、194个电力企业、175个矿山、89个港口实现5G应用商用落地。此外,全国已有超过700个三甲医院开展5G+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应用。 “产业方面,不需要单个所谓的‘杀手级应用’,5G是整个产业升级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C端市场会更需要。”丁少将表示。 有别于4G时代的星火燎原,5G更像是一个深水捕鱼的过程,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目前来看,5G新通话能否在C端市场产生足够大影响,还有待时间检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家卫健委: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 海南、湖北等16省份5月CPI同比涨幅低于全国水平
- 英科医疗手套需求降温终止40亿扩产项目 净利连续三季降超50%
- 北京开展文旅场所疫情防控大检查 北京世纪长和酒店管理公司等被通报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 香港虚拟银行的“进”与“退”
- 全国多地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或查验核酸证明
- 光大证券高层变动尘埃落定! 新任董事长赵陵、监事长梁毅正式履职
- 广东29镇入选全国百强:东莞佛山扛大旗,这些“土豪镇”富可敌城
- 茅台今年营收目标增长15%,丁雄军:追求高品质,不过度追年份
- 教师在朋友圈发表侮辱女性言论,山东政法学院回应
- 股价涨停!传或被华润收购,酱油巨头中炬高新连夜澄清
- 卡塔尔世界杯:战袍品牌三分天下,耐克、阿迪、彪马场外“掰手腕”
- 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小幅下降 表明劳动力市场依然吃紧
- 北京健康宝“老幼健康码助查”无法正常使用?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 获客难、风控难,银行如何破解疫情下服务小微新挑战?
- 欧、美ESG监管路径差异化 全球资管格局面临强力重塑
- 吉林:社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已释放红利近75亿元
- 上海启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力争年底前许可不少于一百项
- 韩国新任总理韩德洙拜访文在寅,发了与文在寅的合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