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发〔2022〕100号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央行银行于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保险本债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为提升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督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关事维护金融稳定,球系券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统重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财政部令〔2021〕第6号发布)以及金融债券发行管理相关规定,性银行发行总吸收项现就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损失本通知所称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是非资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央行银行于全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中国金融债券。 二、保险本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监督由人民银行、管理关事银保监会依据金融债券发行管理规定和银行业监管规则进行监督管理。人民银行将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纳入对发行人金融债券的余额管理范畴。 三、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受偿顺序,劣后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规定的除外负债,优先于各级别合格资本工具。 四、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应当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当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处置阶段,二级资本工具全部减记或者转为普通股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可以强制要求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以全部或部分方式进行减记或转为普通股。 五、发行人应充分、及时披露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相关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地揭示债券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次级性风险、减记损失风险、转股风险。 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存续期间,发行人应按季度进行信息披露。 六、发行人或投资人可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进行信用评级。 投资人应当提高内部评级能力,对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投资风险做出独立判断。 七、发行人应提升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市场化定价程度,增强对各类投资者的吸引力。发行人及受其控制或有重要影响的关联方不得直接或变相购买其发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 八、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登记、托管、结算等业务,应在人民银行认可的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办理。 九、关于债券发行的其他事宜按照《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发布)有关规定执行。 十、在本通知发布后,被金融稳定理事会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境内商业银行,以及在境外设立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被认定为处置实体的境内附属公司,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参照本通知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2022年4月26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省发文促药店集约化发展,单体店将迎淘汰潮?
- 长江养老保险投资总监黄刚:专注养老金管理主业 服务养老保障三支柱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上涨,豆油、玻璃等涨超1%
- 华夏基金9只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名录的养老目标基金:11月28日开始开放Y类份额申购
- 天元宠物上市首日“开门黑”,定价过高外还有哪些硬伤?
- 美国PMI数据也彻底“沦陷”!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 磨剑18载:走近卡塔尔“体育人才工厂”
- 67万买的奥迪新车有维修痕迹,车主质疑4S店隐瞒车况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已在五城正式开售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339,下调138点
- 中汽协陈士华:中国汽车出口以直接出口为主,不要盲目乐观
- 吴亦凡偷逃税被追缴并罚款6亿元
- 连花清瘟卖断货,以岭药业急聘短期工,背后的原因是……
- 重庆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要符合这些条件
- 瑞斯康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投资者索赔预征集开启
- 赛力斯,傍上大佬能否重生?
- 捅出4亿资金大窟窿:以新能源风口之名,海星股份圈钱圈出新高度!
- 大摩:维持国泰航空增持评级 目标价10.7港元
- 越秀地产 |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尽力尽责守护家园(八)
- 上海南港口岸“径予放行”完成首单,助推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出口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