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险企“异化保险业务”!银保监会:及时排查,8月19日前报送自查整改报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8月9日获悉,部分保险银保监会财险部近日向多家财产保险公司下发《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险企通报》。
《通报》指出,异化业务银保月日财险公司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监会及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排查损失程度确定的前报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送自使保险或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查整要求财险公司及时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改报告8月19日前报送自查整改报告。部分保险
部分财险公司异化保险业务
风险管控缺失
短期健康保险,险企是异化业务银保月日指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其中最出名的监会及险种就是“百万医疗险”。
《通报》指出,排查近期,前报在对部分财产保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开展日常监管和非现场监测过程中,银保监会财险部及相关银保监局发现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急速增长,且基本集中于同一类业务模式。
具体来说,部分公司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集群开展合作过程中,用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病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并且在实际业务承保中,公司通过将等待期设置为0天、将保险责任终止条件设置为给付一次等方式迎合业务模式需求,保费收入与药品价格相近,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且公司未参与掌握核心风险管理环节,业务持续亏损。
在上述业务中,财险公司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损失程度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风险。
一是公司承保的是确定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不符合大数法则、射幸原则等基本保险原理,且无法通过重大风险测试。
二是公司风险管控缺失,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等核心环节均由相关机构掌握,保险公司不掌握自主定价权,也未实质参与风险管理,无法体现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作用。
财险公司应及时排查
《通报》指出,针对上述问题,银保监会财险部将会同相关银保监局对相关公司采取监管措施。
《通报》要求,各财险公司要及时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不得开展任何类似的、不符合保险原理、失去保险或然性的短期健康险业务,确保业务依法合规,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各公司自查整改报告应于8月19日前报送银保监会财险部及属地银保监局。
此外,各银保监局要持续关注此类业务情况,强化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或予以行政处罚。
通报称,下一步,各财产保险公司应紧紧围绕保险保障本源开展产品创新工作,结合不同被保险人的风险特点,持续优化保产品创新工作,结合不同被保险人的风险特点,持续优化保险产品、体现风险保障责任,满足不同人群在药品和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依法合规开展短期健康保险业务。
此前已被监管部门关注
对于短期健康保险,监管部门此前已有关注。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此类业务出现的突出问题加以规范。
《通知》指出,严禁保险公司通过异化产品设计,“短险长做”误导消费者。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得保证续保,不得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同时要求保险公司产品定价应当具备定价基础,不得设定严重背离理赔经验数据基础的、虚高的保险金额。
据银保监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的健康险(皆为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达1156亿元,同比增长15.4%,明显高于财险公司整体业务增速(9.4%),也高于全行业整体健康险保费增速(4%)。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健康险呈现“低赔付、高成本”的特征,财险公司要想提升短期健康险的盈利状况,还需多方面发力。
(责任编辑:热点)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坚定不移推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 消费信贷是门好生意
- 财政部: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
- 银保监会:全力做好东航客机坠毁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工作
- 广发黑色金属日评:钢材宏观预期转好支撑远月价格,建议关注1-5反套机会
- 东航失事客机黑匣子:3块砖大小 能抗3400G冲击
- 两部门:防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舞弊风险
- 俄国家杜马立法取消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利息个税
- 全员降薪、销量下滑,威马汽车过冬
- 东航空难丨东航:飞机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 已联系到全部旅客家属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呼吁民众协助东电公司节电
- 20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榆中农合银行一员工挪用储户存款,银行被判赔偿损失
- 乌媒:俄乌冲突导致至少500万乌克兰人失业
- 俄交通部:俄各航空公司已有近80架飞机在境外被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