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强被民生银行告了
文|翠鸟资本 1988年卢志强创建泛海控股,卢志之后从房地产主业一步步扩围至金融业领域,强被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民生“资本猎手”。 十年前,银行卢志强跻身中国顶级富豪名单,卢志成为呼风唤雨的强被人物。 未曾想到,民生十年之后他成为“欠账”的银行新闻人物,而且,卢志是强被被自己任职的公司告了。 卢志强“欠账” 近日,民生泛海控股(000046.SZ)披露了一宗案件,银行收到了民生银行发来的卢志通知。 原告是强被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而卢志强与多家机构共同成为被告,民生包括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泛海控股。 有意思的是,卢志强目前还是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非执行董事,年薪为93.5万元,而民生银行2022年三季报十大流动股东资料显示,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0848%。 实际上,这起诉讼与欠款有关。 案件原委如下: 2018年6月,武汉中心公司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40亿元,尚欠本金39.72亿元。担保方式为武汉中心项目在建工程抵押、泛海控股以及卢志强先生保证担保。 2020年3月,武汉公司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30.66亿元,尚欠本金30.46亿元。 上述贷款合同背后,担保方式均为武汉公司名下土地抵押、泛海控股及卢志强先生保证担保。 泛海控股还在公告中提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存在的小额诉讼、仲裁事项主要系小额合同纠纷、车险纠纷、劳动纠纷等,未达到交易所规定的重大诉讼事项披露标准。 业绩持续下滑 “泛海系”一度在中国资本市场呼风唤雨,但近年并不顺利,屡次遇到逆风。 泛海控股是卢志强资本棋局的重要支点,一度转换过主营战略。 2014年初,泛海控股董事会启动实施由单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向涵盖金融、房地产等业务的综合性控股上市公司转型的战略。确定转型战略之后,泛海控股的金融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1月,公司行业分类由房地产变更为金融业。 然而,泛海控股目前仍是两个主业同时布局,并对基本面的不确定性有提示。 以2022年半年报为例,有如下表述:“公司核心业务为金融业务和房地产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正视当前经营发展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公司面临的外部融资环境未有显著改善,公司阶段性的流动性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借助资产抵债等手段,积极主动降低负债规模。” 虽然泛海控股转型金融业务,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2022年三季报为例,公司非保险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降幅高达94.53%(2022年前9个月),主要变动原因是信托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以及上年同期包含民生证券金额较大。此外,同期金融业务投资收益也下滑明显,降幅高达87.4%。 再来看归母净利润表现。公司2020年-2022年三季报期间,近三年出现明显净利润下滑态势。2022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为-22.4亿元,同比下滑25.05%。 公司2022年三季报ROE(摊薄)为-55.88%,而2021年年报这个数据为-194.55%,2020年年报为-27.83%,ROE最近3年出现急剧下滑,投资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接近千亿负债规模 截至2022年9月末,泛海控股的负债合计969.03亿元,比2022年1月1日的964.72亿元有所增加。 据同花顺,泛海控股负债率(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高达89.17%,在87家住宅开发的A股公司中位列第75位。 2022年3季报数据显示,泛海控股目前资产为1086.7亿元,同比减少11.64%。 此外,泛海控股的商誉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泛海控股的商誉快速走高。 除此之外,泛海控股海外业务所导致的损益细节亦值得关注。 2022年三季报还涉及另一笔经常性损益,高达2.28亿元,系泛海控股持有的原境外子公司股权于出表后列报为交易性金融工具,由其经营活动引起的权益变动列报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对于海外项目,去年12月末曾披露关于夏威夷项目债务进展情况的公告: 泛海控股境外附属公司中泛控股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泛海夏威夷度假社区有限公司(作为卖方)与相关买方订立了买卖协议,交易价格为9292万美元,之后交易价格调整为9500万美元这笔作价折合人民币6.44亿元规模。去年12月末,上述出售事项已按上述经修订后的买卖协议完成。 1月30日晚间,泛海控股公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亿元至-10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6亿元至-60亿元。 公司目前股价仅为1.3元/股,市值不到70亿元,而公司股价在2007年最高曾达到71.3元/股。粗略计算,市值已经缩水98%。 “内外交困”之下,卢志强2023年如何翻身?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奶茅”伊利市值失守:代言人本泽马退赛,世界杯营销落空
- 7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发布 多家上市公司作品榜上有名
- 中金:6月社融再超预期,流动性拐点何时出现?
- 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亚洲正改变全球创新格局
-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印发 主要包括八方面重要举措
- 覆盖全国 2022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启动
- “木头姐”:美联储一直在犯错误 通缩是更大长期风险
- 销售低谷叠加偿债高峰 下半年仍需警惕房企违约风险
- 广发黑色金属日评:钢材宏观预期转好支撑远月价格,建议关注1-5反套机会
- 光耀:坚持普惠定位,聚焦细分需求
- 超级赛道惊现冰火两重天!“万亿巨头”重磅发布:业绩最多增207%!300亿车企预亏最高22亿
- 上市险企保费数据“打前站”!机构:上半年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 现货黄金交易策略:金价完成关键支撑的回踩确认,后市重启涨势?
- 元宇宙的标签能否撑住“虚拟服饰”狂欢?
- 超级赛道惊现冰火两重天!“万亿巨头”重磅发布:业绩最多增207%!300亿车企预亏最高22亿
- 经济日报头版刊文:国内需求如何提振
- 突然一字跌停,供销社第一牛股紧急提示五大风险!融资资金加仓方向曝光,连续“买买买”这些股(附名单)
- 经济日报:培育中小企业迈入“专精特新”
- 俄罗斯说北溪管道的进一步运行取决于欧盟伙伴
- 华兴银行紧急辟谣“取不出钱” 记者实地探访:深圳分行已搬迁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