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气候变化导致中国松茸产量大幅减少价格上升
《华盛顿邮报》8月23日文章,美媒原题:中国气候变化导致亚洲珍稀食用菌大幅涨价多年来,气候中国一直是变化世界最大的珍稀食用菌松茸供应商之一。但今年持久的导致大幅干旱和热浪席卷中国南方,致松茸产量大幅减少,中国价格飙升。松茸上升
松茸因其稀少的产量产量和独特的香味在亚洲国家备受青睐,一般在烧烤时或在米饭和汤中添加。减少价格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美媒日本是气候世界最大的松茸消费国,本土所产松茸几乎全部用于国内消费,变化除此之外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导致大幅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也日益喜爱松茸的中国味道。
菌菇贸易商原以为8月末大量普通菌菇上市时,松茸上升松茸价格会有所下降,产量但情况并非如此。在松茸产量占中国松茸总产量1/3、占出口量70%的云南省,当地官员告诉中国媒体,该省一些采摘基地收成减少了90%。
中国的批发价上涨,加之疫情下物流受限以及台海局势日益紧张,导致餐桌上的松茸价格越发昂贵。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松茸售价约为70美元一磅——尽管价格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但仍比大多数日本产的松茸便宜很多。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菌菇批发商赵久恩(音)说,“去年产量已经很低了,但今年更低。”
科学家认为松茸产量稀少是气候变化所致,近6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炙烤着中国大片土地。松茸生长于高海拔地区松树附近,易受长期天气情况影响。与其他菌菇相比,松茸更加脆弱,对环境变化尤其敏感。2020年,松茸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次年,松茸被列为(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根据2008年的一项研究,自1941年起日本松茸年产量骤减95%,研究人员试图研发人工培育技术,但成效甚微。中国菌农竭力帮助松茸生长以增加收益,他们在松茸附近洒水,用落叶做堆肥,但这些努力在中国所遭遇的重大干旱面前也是徒劳。菌菇商户赵先生表示,“松茸对我的生意和当地经济至关重要,希望明年情况能好一些。”(作者利里克·李,高宇译)
(责任编辑:百科)
- 时尚大牌卖咖啡,奢侈体验浓缩成40元一杯
- 东航从昆明飞往多地的航班已取消
-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
- 承达集团拟于6月27日派末期息每股0.07港元
- 8月30日美股成交前20:AMD称将推出全球最快游戏处理器
- 美媒:美国向沙特提供大量“爱国者”导弹
- 罗永浩回应最早下个月还完债务:纯属谣传,还完会第一时间官宣
- 东航空难:目前东航客机坠毁引发的森林火灾已经被扑灭
- 津药药业子公司涉嫌垄断拟被罚2772万,去年刚因垄断被罚4402万
- 3月LPR按兵不动,出人意料?专家:符合政策基调
- 外交部:中方决定向乌克兰新增1000万元人道主义援助
- 外媒: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不存在反波情绪
- 银保监会: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增强保险业服务能力
- 尼尔森拒绝私募财团150亿美元收购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