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近100% 佳景健康申报挂牌新三板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董兴生 终止IPO辅导后,境外近佳景健南通佳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景健康)转而申报挂牌新三板基础层,销售并于近日收到挂牌审查部第一次反馈意见。收入 佳景健康主营业务为水疗(SPA)设备研发、占比生产、康申销售,报挂板2020年、牌新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境外近佳景健3.97亿元,销售分别实现净利润8385.48万元、收入9976.07万元。占比 虽然业绩出现增长,康申但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极高,报挂板2020年、牌新2021年,境外近佳景健佳景健康境外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2%、99.79%。 相对而言,海外客户管理的难度和风险更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佳景健康在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内将“国内市场开发不足”列为竞争劣势之一,需进一步优化国内市场的业务布局,提高国内市场份额。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佳景健康主要产品为水力按摩池(SPA)、无末端泳池(SWIMMING SPA),主要客户为荷兰、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水疗设备品牌运营商。 在海外收入占比接近100%的同时,佳景健康的客户集中度也较高。2020年、2021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96.73%、95.33%,且前五名客户的名单和排序均没有发生变化。因终端市场需求增加,这些客户于2021年加大采购力度,使得公司2021年销售额大幅增长。 显然,主要海外客户销售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对佳景健康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大。“如果未来海外客户出现订单减少、法律纠纷等情形,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公司与海外客户之间的良好合作不能持续,将造成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下降。”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提示了相关风险。 对此,挂牌审查部要求佳景健康补充说明,主要境外客户在所在国的市场地位、份额、竞争对手、销售渠道、终端客户等;公司未与国内客户开展合作的原因;公司客户集中度高的合理性;结合在手订单、期后经营数据、客户拓展、未来经营规划等进一步说明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 对于国内市场,佳景健康表示,由于公司早期市场开发的重点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开发不足。针对“境外销售占比高”“客户集中度高”等风险的应对措施,佳景健康均提出相应计划,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国内销售相应占比。但如果公司国内市场开拓不达预期,将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2021年业绩出现增长,但毛利率却出现了下滑,由2020年的41.57%下滑至2021年的36.34%。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西厂区厂房投入使用导致当期折旧增加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佳景健康2021年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因素系主要产品销售数量增长,产品销售单价没有明显变化。2021年,公司浴缸产品的平均单价增幅为1.09%,泳池产品的平均单价降幅为0.82%。佳景健康提示,若未来疫情持续蔓延、原材料价格上升等情况持续加剧,公司也未能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等手段转嫁成本,则公司未来业绩可能出现下滑的风险。 对此,挂牌审查部要求公司补充说明2021年公司原材料成本和运费大幅增加,单价未相应提高的合理性,进一步细化定价原则。 进行过两年IPO辅导 在此次申报新三板挂牌之前,佳景健康已进行了两年的IPO辅导。《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江苏证监局官网上看到,2019年8月,佳景健康与江海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海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进行了辅导备案登记,至2021年8月,已发布8期辅导工作报告。江海证券在第八期辅导报告中表示,佳景健康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同时披露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021年9月,江海证券发布了关于佳景健康终止上市辅导的申请报告,佳景健康基于自身发展目标及规划,对原IPO上市计划作出调整,经友好协商,双方拟终止上市辅导工作。 然而,佳景健康前身佳景有限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贲向前、罗秋嵘夫妇曾签署过以公司IPO为条件的对赌协议。2019年4月,佳景有限在第三次增资过程中引入梁铁民、赵建光、杨超群3名外部自然人股东,增资价格为每1元注册资本对应2.10元。各方在此次增资扩股过程中签署了补充协议,约定自本次增资至2021年12月31日为止,如公司未能获得证监会的股票公开发行核准,则上述外部自然人股东有权单方要求贲向前、罗秋嵘收购其所持股份。 2021年8月,因战略调整,佳景健康确定终止IPO事项,经各方协议协商,由贲向前、罗秋嵘受让3名自然人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转让价格为2.33元/股。至此,3名自然人股东退出。目前,贲向前、罗秋嵘夫妇直接持有佳景健康95%股份,通过一家合伙企业间接持股5%,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对于挂牌新三板相关事宜,2022年6月16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佳景健康并发送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11连板大涨185%后“凉了” 天鹅股份开盘遭遇“踩踏式”跌停
- 四川规范中小学“平板教学”,严禁强制购买、违规分班
- A股又见“开门红”,2023年投资机会在哪里?私募人士这么看
- 三部门: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 促进品牌消费
- 重磅!国常会定调 降准预期升温 市场资金面进一步趋松
- 强美元临近尾声,2023年人民币有望突破6.8?
- 中加基金配置周报:经济延续探底,预期边际向好
- 瓦日铁路年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
- 服贸会吉祥物“福燕”来了 蕴含连接融汇、国际合作等概念
- 春季躁动行情来了?公募集体看多:市场将走向慢牛,布局两大主线
- 高盛:资管公司中看好嘉信理财和黑石
- 海尔智家1月3日耗资120.5万元回购5万股A股
- 美国多种病毒令各地医院不堪重负 美媒:医疗资源短缺已成危机
- 大股东出手!多家公司定增由“自家人”包揽
- 农产品:油价下跌拖累美豆,关注南美天气发酵
-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发布《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答记者问
- 守望麦田,守来了世界小麦史上的奇迹!
- 对冲基金Satori创始人:标普500还要再跌20%
- 年轻人扎堆儿做CT?医生最新提示
- 为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 外资机构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