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第一个,还有下一个!“套娃”式收费自欺欺人
王史
想痛痛快快看电视,套娃总共分几步?充值搁多年前,买个黑白电视机,式收拔出天线,费自接收信号即可。欺欺再后来,套娃换成彩色电视机,充值交上收视费,式收遥控器一调,费自十几二十个台任君挑选。欺欺到了现在,套娃选择变多了。充值可有人买电视、式收拉宽带、费自配机顶盒,欺欺各大平台充值会员,想看特定内容,得到的回答却是:对不起,您没权限。
这正是眼下某些影视平台的套路。想看电视剧,先买平台会员;要看动画片,得充少儿会员;若还想看新近大片,那您得解锁一份专门的限时观影券。除此之外,这会员也分三六九等,“青铜会员”不能看的大结局,“钻石会员”可以;VIP不能投的屏,VVIP可以。总之,越舍得烧钱,身份越尊贵,特权越丝滑,但凡犹豫一下,看电视就真成了“看电视(机)”。
凡此种种,被戏称为“套娃式收费”:充值第一个,还有下一个,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充了会员,但没完全充”的陷阱。有人算了一笔账,七七八八的会员加一起,每年少说得花六百多,高一点甚至要上千块,几年下来,光是会员费都足够换上一台新电视了。
平台收费,本是尊重原创、保护版权的必然。但问题在于,一切都得讲规矩,什么钱该收、什么钱不该收、怎样收钱都得先说清楚,让交易双方都明明白白。说好的“会员制”,协议内容却藏着掖着、吞吞吐吐,层层设卡、伺机揩油。这就像一个人付了门票吃自助餐,进门才发现但凡看得上眼的东西都限量供应,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点。不仅给人观感极差,也有变相涨价的嫌疑。长此以往,还有谁敢掏钱消费?
对此,也有人从技术层面分析,说平台如此有其苦衷。比如成本支出大、之前定价低、生存发展需要资金周转等等……也许说的都是事实,可不管怎么样,都不是也不能成为乱收费的理由。开门做生意,谁都不容易,“不讲武德”绝非解决之道。生财的铁律,永远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消费者固然会一时“着了道儿”,但并非总是吃哑巴亏。只有尊重消费者,不断创作出优质内容,这钱才能赚得硬气,企业经营才能长远。
(责任编辑:时尚)
- 未严格履行公司债募集资金监督义务,联储证券、江海证券遭上交所警示
- 深圳动元健康健身房违约还“蛮横”拒绝调解!消委会公开点名劝谕!
- 麦德龙:今日持证人员大增,上海普陀商场店暂停营业,可在APP下单……
- 上海一男子维护核酸检测秩序时与人发生肢体冲突死亡,警方通报
- LPR连续3月按兵不动 “稳楼市”效果待显
- 上海高院:疫情期间这8种行为涉嫌刑事犯罪
- 美国FDA警告:加拿大生蚝感染诺如病毒 已流入美13州
- 前程无忧2021年归母净利减少42% 私有化估值缩水10亿美元
- *ST星星、ST星源、桂东电力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投资者可准备索赔
- 众多汽车制造商因“缺芯”身陷囹圄,特斯拉为何却逆势增长?
- 俄罗斯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多次收到炸弹投毒威胁
- 马斯克入推特董事会称将“推动显著进步”
- 美的集团,接近二分之一个华为
- 高盛:欧盟禁运俄罗斯石油非常困难 禁运天然气几乎不可能